同等學力申碩新聞傳播學綜合水平考試大綱及指南
來源:路燈在職研究生
時間:2019-05-20 11:58:04
一、考試要求
新聞理論是新聞傳播學碩士學位的骨干課程,要求考生了解新聞傳播活動的起源、本源、過程及當代新聞傳媒的一般狀況;認識新聞傳播行為的發生及新聞傳播過程中的價值傳遞及其規律;掌握新聞傳受活動的基本法則及心理機制;掌握新聞事業產生發展的規律及其性質、特征和功能;理解并掌握新聞媒介有機運行的一般狀況,新聞自由和傳播控制的特點及規律;認識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新聞工作者的行為規范;初步掌握運用新聞傳播原理分析當前新聞現象和新聞理論是非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中國新聞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新聞事業
新聞改革的歷史和內容
市場因素導入新聞業之后的正反作用
第二節 掌握新聞規律,提高新聞工作自覺性和有效性
新聞傳播學是一門研究新聞傳播規律的科學
學習新聞理論的目
第二章新聞傳播的起源
第一節 新聞傳播行為和新聞傳播起源
生存需求激發新聞傳播行為
新聞傳播起源
唯物論者對新聞起源的解釋
第二節 新聞傳播的本源
事實是新聞傳播的唯一本源
堅持起源與本源問題上的唯物史觀
第三節 新聞的特征與新聞的定義
新聞的特征
陸定一的新聞定義及其評述
第三章新聞傳播的過程
第一節 新聞傳播過程和新聞傳播的雙向性
新聞傳播過程
新聞傳播要件
傳務求通
單向傳播和雙向傳播
第二節 價值傳遞和新聞價值
新聞傳播中的主客體關系
新聞傳播是一種價值傳遞
新聞媒介對社會化的意義
新聞價值及其構成要素
第四章新聞傳播的要求
第一節 新聞傳播的真實要求
新聞傳播真實性的科學含義
不真實新聞的成因及防治
新聞傳播真實性的全面把握
第二節 新聞傳播的客觀要求
新聞傳播客觀性的科學含義
不客觀報道及其糾正
第三節 新聞傳播的公正要求
新聞傳播公正性的科學含義
不公正報道之舉例
公正性與傾向性的關系
第四節 新聞傳播的全面要求
新聞傳播全面性的科學含義
新聞傳播不全面的表現
堅持選擇與全面、典型與綜合的統一
第五節 新聞傳播的快捷要求
新聞傳播必須迅速及時
快捷報道的意義
搶新聞與報道時機
“慢三拍”現象分析
第五章新聞傳受的心理機制
第一節 新聞傳受的一般心理
求新心理及其要求
求知心理及其要求
求同心現及其費求
求異心理及其要求
求趣心理及其要求
求美心理及其要求
第二節 傳受雙方的心理調諧
心理調諧的重要性
研究受眾和滿足受眾需求
滿足需求要防止兩種傾向
傳播者自身的心理調諧
第六章新聞傳播的選擇
第一節 新聞選擇的意義
選擇對系統的意義
新聞傳播系統的特征
新聞選擇的三種類型
新聞選擇是選擇新聞事實的藝術
第二節 新聞選擇的決定因素
新聞選擇的主體
新聞選擇的依據
第七章新聞傳播的演進與新聞事業的產生
第一節 新聞媒介的演進
媒介的類型
早期新聞傳播活動及其特征
早期傳播媒介
早期傳播內容及特征
第二節 新聞事業的產生和發展
新聞事業的產生
當代新聞事業的特點
新聞事業產生與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三節 新聞事業的性質和功能
新聞事業的性質
新聞事業的特點
新聞事業的功能
第四節 當代新聞媒介
當代新聞媒介的特征
各種媒介之比較
新聞媒介的現代化
現代新聞媒介發展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第八章新聞媒介的有機運行
第一節 新聞自由觀念的確立與發展
古典出版自由思想
彌爾頓的新聞出版自由觀
第四權力論
密爾的功利主義言論自由觀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新聞自由觀
新聞出版自由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之一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新聞自由之比較
實行新聞自由應遵循的原則
第三節 新聞媒介的社會控制
新聞媒介有機運行的物質技術前提
新聞媒介有機運行的社會前提
當代新聞自由的含義
新聞傳播的社會責任理論
新聞媒介的社會義務和社會責任
新聞媒介的社會控制原理
社會控制新聞媒介的途徑
第九章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形成及其特征
第一節 兩種社會制度兩種新聞事業
新聞亊業是一定社會經濟制度的反映
兩種新聞事業的區別
第二節 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基本特征
社會主義新聞亊業的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報思想
列寧的黨報思想
社會主義新聞亊業的基本特征
中國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特色
第三節 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
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聞工作的黨性
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基本方針
第四節 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群眾性
新聞工作的群眾性
全黨辦報群眾辦報
新時期群眾工作
第五節 輿論引導與輿論監督
反映輿論和引導輿論
引導輿論的種類和方法
新聞輿論監督的作用、特點、原則
第十章新聞從業人員的行為規范
第一節 新聞從業人員的社會角色特征
新聞從業人員的社會定位
新聞從業人員的社會角色特征
第二節 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和修養規范
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
新聞從業人員的修養規范
他律與自律的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