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信息與人工智能學院(工業軟件學院),辦學地點位于揚州大學揚子津校區,所屬相關學科專業已有70余年辦學歷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信息技術人才,學院入選江蘇省首批省級工業軟件學院。
學院現有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軟件工程博士后流動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電子信息、工程管理兩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軟件工程學科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取得突破,計算機科學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
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人工智能等5個本科專業,開設工業軟件與安全、智能工業互聯網兩個微專業。其中,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入選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項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省級特色專業,軟件工程專業入選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被列入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微機原理及應用》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學院作為牽頭單位入選特色化網絡安全產教融合創新中心首批建設試點單位,擁有江蘇省知識管理與智能服務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省級示范教學實驗中心-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揚州市大數據分析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智能傳感與融合應用國際聯合實驗室等教學研究機構。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4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56人,博、碩士生導師110多人。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全國優秀教師、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高校教學名師、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等60余人次。擁有軟件與安全、大數據處理與知識發現、智能計算與協同對抗、智能系統與先進控制、智慧農業與領域軟件、新能源產業智慧能源等方向上多個科研創新團隊。近年來,學院承擔了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軍工項目、以及各類橫向科研項目;多次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和教學成果獎勵;在ICSE、AAAI、CVPR、S&P、Automatica、TOSEM、TDSC、計算機學報、自動化學報、軟件學報、電子學報等國內外會議和期刊年均發表論文200余篇。
學院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00多人,博、碩士研究生500多人,各類留學生100多人。學院堅持以生為本,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形成了學生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創新能力強的人才培養特色。近幾年,學生在全國挑戰杯、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工業自動化挑戰賽,以及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等國家級、省級賽事中獲獎500多項次,獲獎學生600多人次;每年獲批大學生學術科技創新基金項目100多項。學院學生除享受學校各類獎助學金外,社會各界人士還為學院學生設立了東華測試獎助學金、朗坤創新創業文化發展基金、安普科技獎創基金、芯享獎助學金、易事特電力電子獎助學金、郭畫獎學金、美嘉獎助學金、科瑞恩創新創業文化基金、芯圣創新創業文化發展基金等。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升學(含出國/境)率持續攀升,達到30%,本科生、研究生生源和就業率一直位于學校前列。
學院注重國際合作與交流,先后與美國、德國、新加坡等境外20余所高校開展合作,聯合培養學生,互派學者訪問交流、開展合作研究。同時,學院獲批了“物聯網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等國、省級人才培訓基地,并為教育、產業等領域的創新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人才。
答在職研究生又分為雙證和單證。1、雙證在職研究生報名方式為非全日制研究生,即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每年10月份研招網上報名。2、單證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為同等學力申碩和中外合作辦學。同等學力申碩報名較為簡單,可以找同等學力招生單位直接報名入學,沒有入學考試。同等學力招生院校多為國內重點院校,在職人員可以通過院校招生簡章或者院校合作輔助招生單位網站/招生渠道進行報名。
答在職研究生證書有用啊,無論是提升職還是提加薪,或者是評職稱,都可以用得上。
答很有用啊。在職研究生是國家計劃內,以在職人員的身份,部分時間在職工作,部分時間在校學習的研究生學歷教育的一種類型。屬于國民教育系列;是國家為了滿足現在企業快速發展,全面提升企業員工整體素質所開設的考試類型,所以在認可度方面,都是受到國家以及企事業單位所認可的。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