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四平師范專科學校地生科,1983年成立四平師范學院地理系,2002年成立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2023年更名為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建設,現有地理科學、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科學三個本科專業,有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地理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教育碩士(地理)和旅游管理碩士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地理科學專業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地理科學專業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第二級認證,地理學學科為吉林省優勢特色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工5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8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28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會評專家1人,國家氣象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2人,吉林省保護性耕作專家指導組成員1人。我院教師業務能力強,學術造詣高,形成了以張立峰教授為核心的地理學科教學論教學團隊、以陳智文教授為核心的自然地理學教學團隊、以李秀霞教授為核心的人文地理學教學團隊、以劉吉平教授為核心的地理信息科學教學團隊和以孫瀅悅教授為核心的《旅游學概論》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團隊;建成以劉吉平教授為核心的黑土區濕地生態保護與恢復省級科研團隊、以劉雁教授為核心的吉林省資源環境遙感與生態調控省級科研團隊。
2018年以來我院教師共承擔科研項目127項,其中國家級20項,省部級65項,項目經費3048萬元,其中縱向經費2349萬元;獲吉林省自然科學獎1項,省科學技術獎2項,省教學成果獎2項,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發表學術論文239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8部,獲授權發明專利11項,咨詢報告被采納9份。面向國家糧食安全和區域生態安全重大戰略需求,學院在智慧農業、新型肥料、濕地恢復、災害防治、鄉村振興等領域形成顯著特色,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反哺本科教學,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為國家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學院建成7個省級教學和科研平臺,包括吉林省重點實驗室“吉林省生態環境遙感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吉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生物資源與環境信息重點實驗室”、吉林省校企聯合技術創新實驗室“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實驗室”、吉林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新型肥料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吉林省綠色發展研究中心”、遙感數據平臺“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吉林數據與應用中心四平分中心”,以及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地理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實驗設備價值4200余萬元。學院現有“城市文化研究所”和“吉林省鹽堿地綠色開發與生態保護研究中心”2個校級科研平臺。同時與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合作,建成“吉林省中西部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聯合實驗基地”。
學院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先后舉辦了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地球概論》教學研討會、吉林省地理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吉林省遙感學會2022年學術年會、第四屆吉林省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論壇暨康養旅游與創新發展研討會、第十一屆全國景觀生態學學術研討會、2023年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長春)分論壇“東北亞氣候變化與濕地保護管理”等會議。
展望未來,學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經天緯地,慎思篤行”的院訓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專業建設為重點、以建設一流的教師隊伍為根本,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質量人才,為把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建設成為特色突出、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高水平綜合性學院而努力奮斗。
答其實,在職研究生還是值得一讀的,不僅報考形式多樣,而且還能免試入學,更重要的是拿到含金量高的證書,助力職業發展。
答先搞清楚自己是不是有考在職研究生的需求。大部分學員報考在職研究生都是為了取得碩士學位及學歷證書,提升一下專業水平,為以后的就業發展做鋪墊。如果考研確實能夠為自己帶來提升那么還是建議報考的。
答不管以哪種方式報考吉林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都是有名額限制的,但是只要滿足報名條件就能夠報考,所以不要擔心。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