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科于20世紀80年代恢復重建,是我國恢復高考制度之后最早復辦行政管理專業的高校之一。2009年暨南大學成立應急管理學院,是我國第一個應急管理學院。2010年獲批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成立公共管理學院,實施了以公共管理為基礎、應急管理為特色,公共管理與應急管理融合發展的學科建設與發展思路;同年,暨南大學應急管理研究中心獲批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12年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科被批準為廣東省公共管理一級重點優勢學科。2014年行政管理專業獲批省級教學團隊。2015年,公共管理學科成為暨南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團隊“傳播與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暨南大學大數據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獲批省級智庫。2017年,獲批政治學一級學科博士點。2019年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專業入選廣東省省級一流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4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講師4人;兼職教授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人才1人。博士研究生導師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3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為主、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型與實踐型相結合的教師隊伍。
學院下設行政管理系和應急管理系,設有行政管理、應急管理兩個本科專業;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行政管理、應急管理、社會保障、教育經濟與管理四個專業方向,以及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碩士學位點;學院擁有政治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并參與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點“應急管理系統工程”方向的建設,建立起了完整的“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以省級優勢重點學科、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東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為平臺,形成了“互聯網+”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應急管理與社會風險治理研究、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社會組織與社會治理變革研究等人才培養方向;匯聚學術資源,打造了大數據與公共管理、風險評估與公共危機管理、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等學術團隊。學院重視師生的國際化視野,積極拓展境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形成了人才培養交流項目的品牌,與美國、北歐、新加坡以及港澳臺地區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具有良好合作基礎。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科優勢是:
(1)擁有公共管理支撐學科---政治學和管理科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
(2)學科為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
(3)擁有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廣東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等省級科研智庫平臺(4)擁有省級行政管理專業團隊和省級一流專業,擁有一批國家級重大項目、國家自科重點項目和國家自科、社科項目
(5)擁有《政府績效評估》國家級精品共享課程、《行政職業能力提升》國家級網絡精品課程,擁有《公共管理學》、《政府績效評估》兩本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
(6)擁有全國高校中辦學時間最長的應急管理專業和首家獨立設置的應急管理碩士點。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生命線,以創新性人才培養為重點,以一流學科建設為目標,圍繞教育綜合改革和高水平大學建設,扎實推進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協同發展,為實現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努力。
答暨南大學在職研究生根據所獲得證書,可以分為單證在職研究生和雙證在職研究生。單證在職研究生所指通過同等學力申碩方式,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該方式的報考專業主要有:英語語言文學、企業管理、應用心理學、市場營銷、會計學、工商管理專業。雙證在職研究生是指既可獲得研究生學歷,也可以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該方式可報考專業相對較少,有工程管理碩士(MEM),旅游管理碩士(MTA)。
答在職研究生考試總體難度適中,在職研究生考試的具體難度主要取決于考生所報考學校的層次,和專業的熱門程度,如果是報考浙江大學等重點大學,難度可能會較大,建議在職考生提前并認真備考。
答答案當然是可以!大專畢業的學員可以通過同等學力申碩、專業碩士兩種途徑報考暨南大學在職研究生。不同的報考方式,其報考條件和所獲證書都有所不同。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