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簡況
資源環境學院源于1979年建立的成都氣象學院氣象系,2000年更名為地球環境科學系,2005年建立環境工程系,2008年成立資源環境學院。
學院現有環境工程(1999年招生)、環境科學(2009年招生)、地理信息科學(2002年招生)、遙感科學與技術(2009年招生)、測繪工程(2011年招生)五個本科專業,其中環境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學是省級特色專業,環境工程是四川省和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現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環境科學(二級學科、省重點學科)、3S集成與氣象應用(二級學科)、資源與環境碩士(環境工程領域、測繪工程領域)、農業碩士(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等學位授權點。
二、學院師資情況
我院現有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9人。其中專任教師6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3人,高級職稱比例達59%;具有博士學位58人,比例達91%;碩士生導師38人;另有教學管理人員5人,學生管理人員6人,實驗技術人員3人,安全管理人員1人。
全國模范教師1人,教育部環境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9人,三育人標兵1人,成都市“一專多能”優秀青年教師5人。具有職業資格證書(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清潔生產審核、安全評價、水土保持、環境監理及造價工程師等環境工程、測繪工程等經驗30余人。
近三年學院獲學校年度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級教改項目2項,校級教學改革成果獎6項。學生評教優良率99%。
三、科研情況
我院主要圍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測繪類兩大類學科開展環境監測與評價、大氣環境及其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環境催化技術、固體廢物資源化、環境遙感、大氣遙感、氣象地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研究,為環保、測繪、氣象等行業服務。
近五年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四川省科技支撐項目等近350項,到賬科研經費達6800余萬元。
近五年來共發表論文4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200余篇,出版專著8部。授權專利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近100項。
《BP網絡泛化能力與水資源水環境系統不確定性分析》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有機酸強化粗顆粒石灰石新型煙氣脫硫技術》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成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黃姜加工水污染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工業化》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基于物質流與能流分析的區域環境問題診斷研究及應用》榮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石棉縣林業信息化及其應用研究》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四、教學平臺資源
現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測繪科學與技術實驗室、創新開放實驗室,實驗面積共計4000余m2。其中,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方向實驗室面積約2500余m2,擁有實驗儀器設備臺套數1400余套、總資產達2000余萬元。現有10萬元以上的進口高精密儀器26臺,主要包括:GC-2010型氣相色譜儀、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283型電化學系統、761型離子色譜儀、GCMS-QP2010plus型氣質聯用儀、Agilent1200型液相色譜儀、R-12型真空蒸發濃縮儀、multi N/C 2100型總有機碳分析儀、RF-5301PC型熒光分光光度計、XRF-1800型X射線熒光光譜儀、ICP725型全譜直讀光譜儀等。學院制定了創新開放實驗室管理和運行機制,近年來,年均開放100余個實驗,參加人數500余人次。
五、科研平臺情況
| 機構名稱 | 成立時間 | 機構類型 |
| 中—塞能源與環境“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 2019年10月 | 中國-中東歐創新實驗室 |
| 四川省變壓吸附氣體分離凈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8年7月 | 省級實驗室(中心) |
| 大氣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2010年11月 | 市廳級實驗室(中心) |
| 環境發展與研究中心 | 2015年2月 | 校企聯合實驗室(中心) |
| 成信大-之和環保污染防治聯合實驗室 | 2017年9月 | 校企聯合實驗室(中心) |
| 生態環境治理與碳減排聯合實驗室 | 2019年4月 | 校企聯合實驗室(中心) |
六、學生就業及發展
我學院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我院考研率一直位居全校前列。
七、主要就業單位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全國各氣象系統、全國各國土資源局、四川省核工業地質局、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阿里巴巴、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基礎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市錦江區綠氧生態環境保護中心。
八、考研深造院校
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悉尼大學、東京大學、英國萊斯特大學、美國特洛伊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答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在職研究生同等學力申碩報名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課程班報名,二是申碩考試報名。同等學力課程班可以在本站進行報名,且報名時間沒有限制,一般全年均可報名。若想申請碩士學位,還得滿足本科有學位滿三年的條件,報名入口是全國統一的,是學位網。
答不同的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學費不同:同等學力申碩在2萬~5萬,部分專業較高。非全日制研究生在3萬~5萬,個別專業學費較高。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在8萬~40萬左右。
答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在職研究生研修班靈活的培養方式是目前最適合在職人員深造的途徑。它可以邊上班邊學習,兩全齊美,考生的學習時間安排的比較靈活,從課程設置和師資來看,同等學力申碩與全國碩士研究生教育沒什么區別;從授課方式和培養方向上來看,同等學力申碩更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打造應用型的高級人才。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