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延續2003年成立的環境與資源學院,是辦學歷史悠久、學科優化發展、不斷接續奮進的學院。追溯其歷程,經歷了礦冶系(福州大學1958年創辦時僅有的五個系之一)、地質采礦工程系、資源工程系、環境與資源工程系、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等發展階段。
學院擁有資源與環境、地理學等2個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原學科(群);環境科學與工程、地理學等2個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設有3個博士專業方向:地球信息科學與遙感應用系統、隧道安全與監控、環境化工;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理學;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資源與環境(環境工程方向、安全工程方向);4個本科專業:環境工程、安全工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環境與生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第三方評價排名逐年上升:軟科2019年、2020年、2021年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均為201-300位;2020年THE發布首屆中國學科評級結果,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排名A-。
學院現有教職工75人,其中專任教師58名,實驗教師4名,政工及管理人員13人。專任教師中,教授8名、副教授23名,高級職稱教師數占專任教師總數53.5%;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名,福建省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名,福建省百千萬人才4名,福建省引才百人計劃1名,閩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福建省“雛鷹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名,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名,寶鋼優秀教師獎2名,盧嘉錫優秀導師獎3名,福建省優秀科技工作者1名,嘉錫學者1名、旗山學者4名;具有博士學位的51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7.9%;具有海外研修訪學經歷的占48.3%。此外,學院還聘請30多位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我院兼職(客座)教授,師資力量能夠滿足教學需求。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總數1165人,其中本科生753人,碩士研究生412人。近年來,學院不斷加強本科專業和實驗教學建設。2015年學院獲批福建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環境防治與資源化實驗教學中心;環境工程專業順利通過臺灣IEET工程教育認證和教育部工程專業教育認證,并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安全工程本科專業為福州大學校級立項建設的重點專業,順利通過教育部工程專業教育認證,并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等2個專業入選福建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教師主持參與各類教改項目25項,共發表教改論文33篇。學院現有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9門;獲批建設專業核心課程8門、校級網絡課程22門、通識教育選修核心課程1門。近年來已經出版《生物質的開發與利用》等共15部特色教材。學院現擁有48個實踐教學基地,其中包括4個校級工程實踐中心。近五年來,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獎5項,獲得校級教學優秀獎30余項。在校本科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20項國家級獎、37項省級獎、186項校級獎。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左右,考研升學率穩定在40%~45%。
學院現有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水土流失遙感監測評估與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生物質資源化技術開發基地,2個省級工程中心——福建省植物資源高值化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農村廢棄物綠色循環技術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創新基地——福建省地理學和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校企共建研發平臺——綠色科技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平臺和5個校級研究所——福州大學遙感信息工程研究所、福州大學安全工程研究所、福州大學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所、福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和福州大學區域與城鄉規劃研究中心。近五年來,學院承擔各類縱向科研項目120多項(省部級以上項目9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5項,973項目子課題1項,國際合作重點項目1項,“海峽聯合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際合作項目子課題2項,省部級重大項目4項,科研資助經費達3100多萬元;橫向項目150多項,實際到校經費突破5000萬元;獲得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福建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福建省專利獎二等獎等省部級獎勵10多項;國家專利授權65件(其中國際PCT專利4件);發表各類科技論文563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279篇。
學院與國內外學術交流頻繁,與美國、德國、英國、荷蘭等國家以及香港和臺灣等地區的相關機構保持著廣泛的交流與長期合作,與德國科布倫茨-蘭道大學、日本金澤大學、臺灣高雄大學、臺灣中原大學簽訂了有關合作辦學協議,互派交換生和雙授學位;承辦多次國際和國內大型的學術會議——2019年竹應用國際會議——綠色循環經濟與技術、2018年福州大學國際膜技術會議、2018年中國生態學學會流域生態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流域生態論壇、2015年國際應用能源創新峰會暨技術項目對接會、2015年高校助力創新驅動高層學術講壇、2014年生態環境與資源循環國際高層學術講壇、2012年首屆中國環境院所長論壇,學院教師經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多名教師到海外進修、學習、考察和講學。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了學院的學術水平和學術地位,提高了師資隊伍素質,為學院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十分有益的基礎。
近年來,學院緊密結合建設“生態福建”、“ 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和“鄉村振興”等發展戰略,根據學科優勢和專業特點及其現狀,立足于海西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努力建設環境與資源領域創新創業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為國家和福建省的經濟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以上數據截止2021年8月)
答學員報考在職研究生學習,在上課期間是可以請假的。報考在職研究生學習的人員多數為在職人員,在上課期間出現特殊情況需要請假,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大家在請假的時候,需要經過院校老師同意的情況下,需要辦理請假手續。
答目前,在職研究生的上課方式有三種,分別是周末班、網絡班、集中班。
答根據了解得知,福州大學在職研究生是比較好考的。因其采用同等學力進行招生,采用免試入學的形式,后期參加的結業考試和申碩考試難度均比較小。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