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于1989年成立,是我國測繪學科第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004年,在國家科技部等部委召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20周年總結表彰大會上,實驗室被授予先進集體稱號,獲“金牛獎”;在國家科技部組織的每五年一次評估中,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連續四次被評為“優秀”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主任為楊必勝教授,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為李德仁院士,學術委員會主任為龔健雅院士。實驗室研究領域覆蓋對地觀測傳感器與平臺、航空航天攝影測量、遙感信息處理、空間信息系統與服務、3S集成與網絡通信、導航定位與位置服務等。實驗室現有中國科學院與工程院院士3人,并有國家杰青等各類高層次人才30余人,擁有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和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近5年,實驗室牽頭1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年均科研經費超過1.5億元。實驗室共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21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以上獎勵80項,2013年實驗室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合作獎,2014年實驗室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獎。
實驗室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引領國際地球空間信息學術前沿,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形成了“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的完整創新體系。實驗室科技成果服務于我國國產遙感衛星高精度數據處理、天地圖、應急響應等重大工程與應用,有力支撐了武漢大學測繪、遙感學科位居全球前列。實驗室積極推進地球空間信息協同創新,科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人才培養取得優異成績,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取得更大成效,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認可,實驗室業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測繪遙感地理信息領域最具影響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成果轉化基地之一。
2012年,由于在測繪遙感領域的卓越貢獻,武漢大學獲得由國際地球空間信息科學大會頒發的地球空間信息基礎研究與能力提升World Leadership獎。
答攻讀武漢大學在職研究生是不需要辭職的,而且不會影響工作,這主要是由學習方式決定的,其上課方式有網絡班、周末班、集中班三種方式,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學習,課程安排在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
答武漢大學挺好的,在職研究生考試是每一位參加在職讀研的學員需要經歷的考研環節,通過不同在職考研方式的考試科目也不相同。高級研修班高級研修班較適合企事業單位總裁、董事長、CEO、總經理、部門總監等中高層管理人員報考,此形式注重開拓學員眼界,提升學員的戰略性眼光,主要可以提升學員的素質及各方面能力。由于高級研修班主要為素質和能力教育,因此不參加全國統考,一般會在畢業時,由學校對學員進行考核,具體考試內容由招生單位自定。
答武漢大學在職研究生上課方式有周末班、集中班和網絡班三種。周末班可以借助周六日進行課程學習;集中班能夠利用國家法定節假日進行課程講授;網絡班主要通過互聯網遠程教學的方式上課,報考者可自由選擇上課時間及地點。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