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行天下,衛戍健康。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前身為江西醫學院預防醫學系,曾歷經兩次建系。第一次建系于1959年;第二次恢復建系于1984年,并于次年招收預防醫學專業首屆本科生。2002年江西醫學院預防醫學系更名為江西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2005年合并組建新南昌大學后,更名為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學院設有流行病與衛生統計系、職業與環境健康系、營養與食品藥品安全系、衛生政策與管理系、醫學檢驗與檢疫系共五個系十一個教研室和實驗教學中心、預防醫學研究所、循證醫學中心、公共衛生技能培訓中心和中西部計劃學科和服務平臺,現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博士點學位、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科學學位、公共衛生專業學位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臨床檢驗診斷學2個二級學科科學學位碩士授權,點其中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本科招生有預防醫學(醫學學士)、醫學檢驗技術(理學學士)兩個專業,均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在最新的軟科本科專業排行榜上分別位列26位和20位。學院獲有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一流建設專業1個,省級優質課程1門,校級重點學科1個,江西省營養一級學會和預防醫學會衛生統計專業委員會掛靠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0人,專職教師48人,其中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9人,國家級人才1人,教育部全科醫學、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各1人,享有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省級人才10人,美國“特聘講座教授”2人,學院教師中72%具有三個月及以上海外訪學經歷。
目前在校本科生699人,研究生314人。學院設有“黨員之家”等學生活動場地,先后開展了黨建“亮聚工程”品牌、“朋輩領航”計劃、“三全育人”思政試點、“公共衛生綜合知識與技能大賽”等系列特色活動,致力于打造善于學習、勤于思考、敢于創新、樂于奉獻的學院育人文化。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院與國內外大學互派師生學習交流,并與國內公共衛生行業部門、政府單位、校友企業深化合作培養人才(“南昌大學深圳邁瑞獎學金”等)。學生專業水平和動手實踐能力過硬,榮獲2021年第十屆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能大賽預防醫學賽道金獎。
近5年學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項目、省部級及其科研項目100余項,其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余項,省級課題30余項,市廳級項目中橫向合作項目10余項,立項各類教改課題20余項,累積科研經費1300余萬元,發表論文180余篇,其中被SCI、SSCI收錄60余篇。
學院長期注重國際交流合作,為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APACPH)組織成員,長年與美國內華達州立大學(UNR)和夏威夷大學(UHM)互派師生進行交流學習,達成了與夏威夷大學的“4+1+1”本碩聯合培養項目合作,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碩士研究生的“Environment and Global Health”課程為國外合作院校外籍專家授課,學院還與美國德洲農工大學(TAMU)等其他國外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建立了院際合作交流關系。近年來美方教授來我院授課講學10余人次,夏威夷大學和內華達州立大學與我院互派研究生進行1個月的學習實踐達30余人次,并發表多篇SCI論文。
答南昌大學在職研究生研修班課程學習都是利用周六周日或是其他的業余時間,不影響學員平時的全職工作,不需要脫產。而全日制研究生上課主要是利用周一到周五的時間,需要脫產。
答南昌大學在職研究生分為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學力申碩。非全日制研究生考4科:兩門公共課、一門基礎課(數學或專業基礎)、一門專業課。同等學力申碩考2科:外國語水平考試、學科綜合水平考試。
答可以異地上課。南昌大學在職研究生多數課程都是通過網絡授課,不受地域的限制,異地學員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學習。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