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國工業體系建設親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學校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高等教育研究院是學校二級教學科研單位,是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
大連理工大學是國內最早建立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和開展高等教育研究的高校之一,1980年時任校長屈伯川博士親自領導創建“教學研究室”,并倡導創辦《教學與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國外高等工程教育》等四種有較大影響的內部刊物。
四十多年來,學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實現了多次轉型升級和躍遷發展。1984年“教學研究室”更名為“高等教育研究室”;1994年更名為“高等教育研究所”;1996年更名為“高等教育與管理研究所”;2010年更名為“高等教育研究中心”;2015年更名為“高等教育研究院”,作為學校直屬教學科研單位,掛靠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院獨立設置(正處級建制)。
四十多年來,學校的教育學科依托高等教育研究機構持續發展壯大。2001年獲批高等教育學碩士點;2007年獲批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點;2008年在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教育管理博士點;2011年獲批教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20年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博士點;2021年獲批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點并在教育學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教育評價碩士點;2022年學校成為國務院學位辦首批試點設置工程教育學的十大高校之一,在教育學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工程教育學碩士點。
高等教育研究院設有高等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所、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育評價研究所和工程教育研究所,對應負責高等教育學、教育政策與管理、教育評價和工程教育學等四個學科方向及其學術團隊的建設。高等教育研究院現有教職工2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講師6人,辦公室3人。專任教師全部具有教育學、管理學及相關學科博士學位。
高等教育研究院堅持創院院長張德祥教授提出的“育人為本,學術立院,頂天立地,有為有位”的辦院思想和“壯實力、入主流、高水平、有特色”的戰略定位,系統推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高等教育研究院人才培養成效顯著,2001以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碩士和博士400余人,現有在讀碩博士生110余人。高等教育研究院學術成果豐碩,2015年以來全院教師獲批國家級課題27項、省部級課題30項、橫向課題11項,出版學術專著22部、譯著3部、編譯23部、論文集3部,獲省部級以上獎23項。其中,標志性成果有:張德祥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高校內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研究”,最終研究成果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張德祥、李梟鷹主編出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政策法規研究叢書(一期)》(共22部,700多萬字,涵蓋69個國家),聯合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申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政策法規研究叢書(一期)》,獲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經費159萬。
“十四五”期間,學校上下齊心“加速跑”,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加快建設“一流大學”,全力落實“文科繁榮計劃”,精心打造“精品文科”,奮力實現“跨越式發展”。高等教育研究院立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優勢和特色,聚焦高等教育學、教育政策與管理、教育評價和工程教育學四個學科方向,力爭經過3-5年的建設和發展,形成高等教育學學術高地,建立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重鎮,打造教育評價學科品牌,創建工程教育學示范基地,全面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學校“雙一流”建設,將自身建設成國內有影響、國際有聲音、學術水平居國內前列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
答大連理工大學在職研究生是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招生的,招生專業有MBA、計算機技術、工程管理專碩(MEM)、金融專碩(MF)、EMBA、電氣工程、應用統計(M.A.S.)、軟件工程(MSE)、藝術設計、機械工程、水利工程等20來個,學制3年、總學費區間4.5~20萬,除了經濟管理學院的管理類專業學費較貴.
答大連理工大學在職研究生報名途徑具體報名時間不同,同等學力入學報名分春季班、秋季班,申碩報名在三月份。專業碩士預報名在九月,正式報名在十月。高級研修和中外合辦報名時間不固定。
答在職研究生跟全日制研究生相比都是國家認可的,而且在職研究生跟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是相同的,所以說如果大家想參加研究生考試但是時間上又不是特別充裕的話,在職研究生確實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