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四川農學院由四川大學獨立遷至雅安建院,從四川大學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抽調部分骨干教師,并接收了一批全國重點大學優秀畢業生,組建數學、物理、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與生物化學、植物學、動物學等教研室,1960年成立了原子能農業應用研究室(101研究室)。這些教研室最初分別隸屬于四川農學院農化系、農學系和牧醫系,1983年底上述教研室從各系分離出來成立四川農學院基礎部。1985年四川農學院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2003年初在原基礎部的理學學科基礎上組建了四川農業大學生命科學與理學院。
理學院于2014年3月5日由原生命科學與理學院拆分建立而成。目前設有黨委辦公室、行政辦公室、信息與計算科學系、化學生物學系、應用化學系、應用物理系和成都校區教學部。有生物資源化學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生物與醫藥專業碩士學位點。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1人(含返聘4人);教授15人,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1人,碩士學位的教師34人;博導6人、碩導35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2人,省“天府峨眉計劃”青年科技人才1人;四川省優秀教師1人,四川省師德標兵1人,校教學名師1人,校優秀教師標兵1人,獲本科課堂教學質量特等獎教師5人,留學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國教師17人。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和本科生1931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67人,本科生1711人。學院的優勢學科——化學于2022年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全校10個進入此排名的學科之一。
學院承擔著全校數、理、化學科基礎課和化學生物學、應用化學、信息與計算科學3個專業的專業課教學任務,現有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個(化學生物學),省級一流課程5門(有機化學實驗、運籌學、大學物理、乙酰苯胺的合成及表征虛擬仿真實驗、無機及分析化學);設有四川省科技廳基礎條件平臺“特色藥用植物四川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和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中藥材育繁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各1個,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校級數學建模指導中心各1個,此外,學院還設有公共實驗平臺、化學與農業協同創新中心以更好地支撐教育科研工作的發展和學生成長成才。
2014年以來,學院承擔國家、省部級及橫向合作科研課題60余項;授權專利110多項;主編、副主編數、理、化國家級和省部級規劃教材13部;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SCI收錄論文300多篇,IF大于10分 35 篇,最高IF=18.027,包括中科院一區及TOP論文200余篇,ESI高被引論文15篇。
“追求真理,學以致用”。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不斷推進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培養學術型、應用型和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為目標,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培養了眾多理論基礎扎實、實踐應用能力強的優秀畢業生。2014年以來,以我院本科生為第一作者、導師為通訊作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40余篇,其最高影響因子達10.618;本科學生申報獲準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25項、省級23項。學院導師指導本科生在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和全國及省級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比賽中屢獲佳績。
學院以“教學立院,科研興院”為工作理念,圍繞“穩基礎、強專業、倡科研、承文化”的思路,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加強師資隊伍和學科專業建設,穩定提升基礎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努力建設成數理化各學科協調發展、專業特色突出的學院,為學校的蓬勃發展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做出貢獻!
答只要用心,都不難,好好復習現在考研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12月聯考,也可以選擇五月同等學力申碩。12月的難度較大,能拿雙證,五月的難度低,拿單證(碩士學位證),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答四川農業大學在職研究生所授課程與全日制研究生課程有著相同的含金量,同樣也受國家的認可,大家在學習中能夠迅速的提升自己知識水平,并且師資也是非常雄厚的,任課教師都是各個專業領域的知名專家和教授,大家學習中能向老師請教課程方面的知識問題,也可以向老師請教工作的問題,所以學習中便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答以同等學力的方式報考四川農業大學在職研究生,是可以免試入學的,但卻是先讀后考,并不是完全不用考試。滿足院校條件便能讀課程研修班,但課程結束后,是要參加課程結業考試的,申碩獲得學位還要參加同等學力申碩考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