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物理學院組建于2018年1月。現設有應用物理系、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工科物理教學部、應用物理研究所、無線電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研究所、光信息與光子學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所等8個教學科研單位。
學院辦學底蘊厚重。1958年學校設立無線電物理專業;1959年成立基礎理論課系(六系)(設無線電數學、物理與化學三個專業);1979年2月經四機部(79)0264號文件批準成立了應用物理研究所;1984年學校在原六系物理教研室的基礎上組建了應用物理系;2001年學校將應用物理研究所、高能電子學研究所、應用物理系合并成立了物理電子學院;2017年底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A類大學建設行列,為了大力加強以物理學為代表的理科建設,做強物理學學科,將物理電子學院下屬的應用物理研究所、應用物理系重新整合,組建成立新的物理學院。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12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38人,副高級職稱47人,博士生導師26人。
學院學科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學院現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下設無線電物理、光學、等離子體物理、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等五個二級學科,并按物理學(含光學、等離子體物理、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無線電物理進行研究生招生。目前,物理學學科進入國際ESI全球排名前7%。
學院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大類招生(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學兩個四川省特色專業)。現有全日制在讀本科生1100余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近500人,海外留學研究生10余人。
學院科研條件完備,科研成果豐碩。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能夠支撐微電子電路理論與技術、計算電磁學及應用、時域電磁學、電磁輻射與散射、極端條件下材料的物理性質、空間光學等科學研究;承擔了以國家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ITER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國際合作項目等為代表的各類國家級科研項目。
學院將秉承“求實求真、大氣大為”的成電精神,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服務國家、地方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為己任,砥礪奮進、爭創一流,為實現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成電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答目前我們進行電子科技大學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是有兩種方式的,而且通過這兩種教育方式我們可以獲得三種不同證書,這兩種方式分別是五月同等學歷申碩和一月聯考,可以獲得的證書有三種,分別是結業證書、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答在職考研是通過周末班、集中班和網絡班上課。周末班與集中班是面授,周末班在周六、日上課,集中班在國家法定節假日或者寒暑假期上課,網絡班上課時間和地點沒有限制,隨時隨地都能學習。
答報考在職研究生有同等學力申碩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兩種報考方式,兩種方式在畢業后都能獲得學位證。同等學力申碩:先學習,在考試,通過考試后,完成論文答辯就可獲得碩士學位。學習一般是2年的學制,答辯是1.5年的時間。如果一切順利3.5年即可拿到學位證。非全日制研究生:先考試,后學習,完成學習后,完成論文答辯可獲得碩士學位。在10月份報名,12月底考試,次年3、4月份復試,次年9月入學。學制一般也是2年,有1.5年的答辯時間,如果一切順利從報名到獲得證書需要4.5年。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