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教育起步于1964年,迄今已經50余年。1964年6月,教育部批復江蘇省委宣傳部,同意在南京師范學院增設新聞專業,當年招生30名。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南京師范學院招收新聞學專業學生40人,接受省委宣傳部直接領導,新華日報社和學校聯辦共管,理論課程由學校承擔,班主任、實踐課程均由新華日報社負責委派。1984年起,在省委宣傳部的直接干預下,新聞學專業恢復連續招生。1990年5月,江蘇省委宣傳部在南京師范大學設立江蘇省新聞人才培訓中心。1995年4月,南京師范大學在新聞學專業和電教系基礎上正式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
學院專業設置齊全,學科層次完整。學院下設新聞系、廣播電視系、廣告系、網絡與新媒體系、影視攝影系等5個系,面向省內外招收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編導等專業的本科生,其中新聞學專業為國家首批特色專業和江蘇省特色專業,新聞傳播學專業類為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
學院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藝術學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新聞與傳播碩士、廣播電視(藝術碩士)2個專業學位點。自2001年以來,新聞學科連續獲得“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江蘇省重點學科;2016年,新聞傳播學科被遴選為“十三五”江蘇省唯一的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2018年,新聞傳播學入選江蘇省第三期高校優勢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65人,其中專任教師45人,教授(研究員)14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27人。學院設有媒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輿情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民國新聞研究所等校級重點機構,還有傳媒與法治研究所、攝影文化產業與圖像傳播研究所、現代廣告研究所、媒介發展與危機管理研究所、出版傳播研究所、新媒體研究所等機構。江蘇省新聞人才培訓中心、江蘇省黨委政府新聞發言人培訓基地掛靠在本院,同時設有《江蘇政務輿情》編輯部。本院為中國新聞史學會媒介法規與倫理研究會會長單位、江蘇省科教電影電視協會理事長單位。
傳媒實驗中心為江蘇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擁有用房面積為2800平方米,擁有電話調查實驗室、數字高清演播室、衛星電視采集實驗室、電子新聞采編實驗室、媒介融合實驗室等實驗室。
“十二五”以來,學院獲得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新聞傳播學類唯一);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7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4項;承擔江蘇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學院先后出版了“輿情與社會治理文叢”、“新聞傳播史探索文叢”、“影視傳播新時空文叢”、“當代傳媒與社會”、“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文叢”、“新聞與傳播學應用系列叢書”、“當代媒體新聞實踐叢書”、“廣播影視藝術系列叢書”、“影視傳播藝術與技術叢書”、“廣播影視藝術編導系列叢書”、“攝影藝術系列叢書”等多套叢書。學院開展的媒介與農村社會發展、民國新聞史、媒介法規與倫理、新媒體與社會治理等方向形成了特色和優勢。
近年來,學院科研活動豐富,學術氣氛濃厚,連續舉辦了媒介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民國新聞史高層論壇、媒介法規與倫理學術研討會、江蘇省傳媒學科研究生論壇,并在校內組織了一系列學術交流,由學界專家組成的“隨園傳媒講壇”、業界精英展開的“傳媒論見”以及“求真教師學術沙龍”和“善學研究生沙龍”等。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教育開辦半個世紀以來,已經向社會輸送了各層次人才6000余人。目前在校生1100多人,其中碩士300余人,博士21人。
學院將圍繞學校事業發展的主線,不斷整合資源,夯實內涵,搶抓機遇,堅持求真務實抓發展,堅持教學并舉促發展,堅持開拓創新謀發展。
答你好,南京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目前是招生的,招生專業有心理學,專業學制2年,學費2900元不等,在職人員可以心理學方面的課程來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在職人員需要先報名參加南京師范大學在職研修班課程學習,研修班是免試入學的,只不過報讀人員需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品德良好。在職人員通過業余時間的學習,滿足申碩考試條件之后,最終能申請學校碩士學位。
答讀在職研究生可以通過同等學力申碩、專業碩士、高級研修和中外合辦報名。其中同等學力申碩學員提交的報名資料通過審核,被錄取后就算報名成功,可學習知識。專業碩士的報名資料通過審核,完成現場確認就算報名成功,通過入學考試,被擇優錄取后學習知識。高級研修和中外合辦學員按院校要求報名即可。
答南京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有兩種報考類型:同等學力課程班能免試入學,課程結業后獲結業證,后期申碩成功獲學位證;專業碩士入學需經歷初試和復試,畢業后能夠獲得學位、學歷雙證。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