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巡禮】翻譯專業
來源:山西大學外國語學院
時間:2023-07-26 14:41:52
翻譯專業:培育跨文化傳播的翻譯人才
在駐外使館參加津巴布韋共和國獨立暨津巴布韋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43周年紀念日的慶祝活動上,山西大學翻譯專業大四學生要慧敏收獲頗豐:“津巴布韋來賓熱情地向我講述他們的習俗,我親身接觸到了標準的外交禮儀。在提升口語交流能力的同時,也開闊了自己的眼界。”
外國語學院翻譯專業聚焦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翻譯技能,與山西省翻譯協會、山西中譯翻譯公司、英語周報社、希望出版社等兄弟單位長期合作,為學生在口筆譯、語言服務、文化交流、外語教學等方面的學習成長搭建平臺,努力培養專業化、國際化、復合型的跨文化傳播人才。
傳承學府基因 緊盯一流專業高峰矢志奮進
山西大學外語學科是我國高校創設較早的外語學科之一。1902年山西大學堂成立,“西學專齋”便開設有英文課程,兩年后增至英、法、俄、日四門外語課程。建校初在上海設立的“山西大學堂譯書院”,6年間翻譯印行當時急需各科教材20余種。在學校百廿發展歷程中,歷代英語學人為國家英語和翻譯教育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關其桐、常風、聶崇信、彭阜民、高健、楊德友等享譽譯界的名家輩出。邁入新世紀,學院在翻譯教育事業上不斷取得新突破。2010年,獲批開設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2012年,獲批開設本科翻譯專業,培養口筆譯人才。2021年,翻譯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近年來,學生在各類翻譯大賽中均有不俗表現,朝著培養高質量翻譯人才的目標闊步前行。在第八屆中西部外語翻譯大賽上,榮獲全國特等獎2項,全國一等獎2項,全國二等獎12項,全國三等獎12項。2021級翻譯專業平福裕同學榮獲英語專業筆譯組特等獎。“大賽檢驗了我平日翻譯的學習成果,同時通過比賽我結識了其他高校同專業的優秀學生,相信我們會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在專業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在第二十五屆“外研社·國才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總決賽上,2020級翻譯專業熊榮泓贏得全國總決賽三等獎。“獲獎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終止,反而增強了我對專業學習的熱情和信心。”
變“所學”為“所用” 在實踐中檢驗專業能力
專業堅持“重內涵、重質量”的建設思路,以實踐為導向,通過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近年來,“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翻譯本科專業移動信息化教學體系平臺建設” “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融入高校翻譯課程實施路徑研究”等成為省級教學改革項目,《漢英筆譯》《中國文化概論》《交替傳譯》等課程成為省級一流課程。獲批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山西省高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山西省高校外語教學與研究重點課題項目等國家級、省級項目。專業教師主動承接山西博物院等文博單位、中化二建集團公司等企業的漢語資料、工程項目翻譯審定工作,積極參與我省各類國際會議的口譯工作。這些經歷,為教師開展實踐教學、引導學生把“所學”變為“所用”積累了寶貴經驗。2021年,天龍山石窟佛首回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原天龍山。在拍攝宣傳片期間,2019級翻譯專業學生王馨婕擔任現場口譯。談起當時的情景,她仍難掩激動:“山西是文物大省,能用自己所學向世人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我感到萬分自豪。這也讓我在實踐中涵養家國情懷,堅定了不斷在學術道路上提升專業本領的決心。”
要“智育”更要“德育” 努力培養時代新人
翻譯專業堅持“全人教育”理念,將明理和崇德相統一,引導學生啟智潤心,樂學修身。在課堂授課之外,推出線上線下、多種多樣的教育模式,積極舉辦助學圓夢活動,學生走進靜樂縣實驗學校助教,走進山西國民師范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鑒紅歌歲月,誦崢嶸故事”,走進雙塔博物館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培養信念堅定、愛國奉獻的翻譯人才。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學院舉辦的“儒家經典跨語言誦讀大會”“講好山西故事”英語演講大賽、多語種講述家風故事的“家風故事征集活動”,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2017級本科生王千一已順利考至西南大學英語筆譯專業攻讀研究生,談及本科四年翻譯的學習,她說:“在對外話語傳播中,我們不僅要通過翻譯,推動中華文化、中國故事‘走出去’,更要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把中國的經典翻譯出來,講好中國經典故事,是我未來最想要做的事情。”2018級本科應越同學在首屆“中譯國青杯”聯合國文件翻譯大賽中獲得了全國三等獎,賽后她總結道:“參賽過程中我感悟到了老師平日里對我們的用心良苦,老師在課堂傳授的知識、提供的實踐運用指導是我得以獲得好成績的根本原因。要對自己譯出的每一個字負責,高度的責任感是翻譯出高質量作品的前提,更是成人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