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丘市人民政府
時間:2024-01-23 09:55:18
為進一步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為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堅實健康保障,商丘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商丘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現將該政策解讀如下:
一、《行動計劃》起草背景和過程是怎樣的?
近年來,商丘市高度重視衛生健康工作,強力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織緊織密“防護網”,筑牢筑實“隔離墻”,全面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但對標公共衛生安全保障需要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商丘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為加快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高質量推進健康商丘建設,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衛生健康委以《河南省公共衛生體系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為指導,研究制定了本《行動計劃》,明確了商丘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二、《行動計劃》的工作目標是什么?
通過防、治、控三方面,健全七大體系。即到2025年,基本建成能夠有效應對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指揮體系、監測和預警體系、應急救治體系、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完善能夠充分滿足群眾公共衛生服務需求的預防控制體系、慢病防治體系、支撐保障體系,不斷滿足城市發展和市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三、建設公共衛生體系,《行動計劃》具體作出哪些指示?
(一)防:應急指揮+監測預警。
《行動計劃》指出,要健全應急指揮體系。健全統一高效的應急指揮系統,升級改造商丘市疫情防控管理平臺和商丘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平臺,建成市、縣、鄉三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中心,上下協同、統一調度、數據共享、互聯互通。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建設,加快推進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救援隊建設,提高商丘市立醫院傳染病防控隊伍裝備水平。
《行動計劃》還提出,要健全監測預警體系。完善監測哨點布局,覆蓋所有縣(市、區),鄉鎮(街道),構建全域監控和全流程追蹤的監測網絡。強化落實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報告主體責任和首診負責制,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公共衛生大數據中心,提升風險評估和預警能力。加強市、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建設。提升不明原因疾病等識別能力,強化疾病與危險因素監測,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
(二)治:應急救治+慢病防治。
《行動計劃》提出,要健全應急救治體系和健全慢病防治體系。一方面,提升院前醫療急救能力,完善全市急救網絡建設。提高醫療救治能力,依托商丘市立醫院和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建設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每個縣依托1所綜合實力較強的醫院建設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或符合規范的病房樓。發揮中醫藥應急救治工作,依托商丘市中醫藥建設商丘市中醫疫病防治基地,組建市級中醫疫病防治隊伍,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全部設置感染性疾病科,至少配備1名中醫類執業醫師。
另一方面,強化慢性病預防、治療、管理、康復全周期防控,加強國家級、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到2025年覆蓋率分別達到20%、85%。依托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健全全市、縣級慢性病防治中心,到2025年市、縣全部建成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5個慢性病專病防治中心。
(三)控:預防控制+保障能力。
健全預防控制體系。全面推進市、縣兩級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加強婦幼和老年健康服務能力建設,《行動計劃》要求,到2025年,市級婦幼保健院達到三級水平,縣級婦幼保健院機構60%以上達到二級甲等水平。加強職業病防治能力建設,鼓勵市、縣兩級單設職業病防治機構,每個縣(市、區)至少明確1家公立醫院承擔職業健康檢查工作。加強健康環境建設,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
《行動計劃》明確,要建立科學完備、儲用協調的市、縣兩級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加強應急醫療物資儲備,依托商丘市立醫院建設市級應急醫療物資儲備庫。按照“商業儲備為主、政府儲備兜底,本地物資為主、外調物資補充”原則,提升生活物資儲備能力。
除此之外,《行動計劃》提出,要健全支撐保障體系。整合人才、科技、信息資源,賦能公共衛生創新發展,加強公共衛生人才引進培養,打造科研創新平臺,推動公共衛生數字化轉型。
下一篇:沒有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