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藥學會
時間:2024-01-22 18:54:50
2024年1月5-6日,藥物制劑發展研討會暨分子藥劑學與新釋藥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以藥物制劑創新與發展為主題,針對藥物制劑原始創新基礎科學問題、藥物制劑核心關鍵技術問題以及創新制劑臨床轉化關鍵瓶頸問題,展開深入研討。會議同期召開了分子藥劑學與新釋藥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會議由北京大學藥學院主辦,分子藥劑學與新釋藥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中國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等協辦。
中國藥學會理事會黨委書記、理事長孫咸澤,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張強教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四川大學張志榮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過程所馬光輝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中心陳春英研究員,中國海洋大學校長張俊峰教授,中國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陸偉躍教授,中國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呂萬良教授,北京大學科研部副部長、醫學部科研處長王堅成教授,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葉敏教授,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周德敏教授,北京大學藥學院黨委副書記趙姍、董甦偉教授,副院長汪貽廣教授、黃卓教授,以及來自藥劑學領域著名學者、醫藥企業科學家、相關管理專家代表以及北京大學與北京地區部分師生代表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2024年藥物制劑發展研討會暨分子藥劑學與新釋藥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會場
1月5日下午,分子藥劑學與新釋藥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召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強院士首先致辭,學術報告分別由齊憲榮教授、汪貽廣教授、王堅成教授主持,青年學者何冰、苗蕾分別作了題為《基礎與轉化雙向驅動的納米遞送機理與納米疫苗研發》和《功能性脂質用于RNA藥物的遞送》的學術報告。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呂萬良教授作了重點實驗室主任工作報告,分別從實驗室定位與任務目標、實驗室管理與科研團隊、建設成效與代表性成果、運行機制與今后的任務幾個方面進行了匯報。張強院士主持了學術委員會工作會議,會議對學術委員進行了部分調整,并組建了戰略顧問委員會,隨后學術委員和戰略顧問專家對實驗室主任報告、青年學者學術報告及實驗室建設工作進行了討論,專家對實驗室的人才培養、基礎研究和科技轉化中取得的成績給與了高度評價,同時專家也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對設置開放課題、征集重點項目指南、拓展學術資源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議。
1月6日,藥物制劑發展研討會舉行。中國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呂萬良教授主持開幕式;中國藥學會理事會黨委書記、理事長孫咸澤在講話中指出,創新源于科學突破,發展始于技術變革,開展藥物制劑原創性基礎研究、發展關鍵核心技術和做好臨床轉化工作是國家戰略賦予藥劑工作者的重大責任;北京大學科研部副部長兼醫學部科研處長王堅成代表學校科研管理部門,對兄弟院校領導專家和參會代表表示誠摯的歡迎和感謝;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葉敏在講話中指出,北京大學藥學院院史上群星璀璨,有多位教授和校友被遴選為兩院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先生也早年畢業于本院,成績的取得是歷代師生不懈努力的結果,也是兄弟院校和全國同仁大力支持的結果,并對張強老師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表示熱烈祝賀!四川大學張志榮教授、中國科學院過程所馬光輝院士、國家納米中心聶廣軍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劉玉玲教授、北京大學汪貽廣教授、復旦大學占昌友教授、四川大學孫遜教授、中國藥科大學張燦教授、浙江大學顧臻教授等9位專家分別作了代表性學術報告,對藥物制劑原創性基礎理論、關鍵核心技術以及臨床轉化研究取得的代表性成果進行報告和研討。
中國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陸偉躍教授主持了藥物制劑發展戰略圓桌論壇,特別邀請張強院士、張志榮教授、馬光輝院士和吳鐳研究員,從我國藥劑學科發展取得的成就、不足及其關鍵瓶頸問題、藥劑學原創性基礎理論研究的重點突破方向、青年藥劑學人才培養、藥物制劑與新材料相結合實現創新制劑的臨床轉化、未來藥劑學科研立項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本次會議是我國藥劑學界舉辦的具有戰略研討意義的重要學術會議,旨在探索新時代藥物制劑創新發展戰略,科學規劃并推動藥物制劑基礎理論原始創新和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于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展醫藥健康事業、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