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工程管理碩士(MEM)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
學費:7.8萬
學制:3年
方式: 周末班 集中班
山東 青島市
一、學校簡介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顯著、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學校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加強工程行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工程運行過程中相關技術、管理人員的實務能力和水平,面向社會招收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
二、項目簡介
我國的工程管理碩士(MasterofEngineeringManage-ment,簡稱MEM)專業學位設立于2010年,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工程管理理論以及相關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較強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決策能力,能夠獨立擔負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
2019年中國海洋大學獲批工程管理碩士學位授權點,為滿足學校學科發展需要,提高學校服務社會培養人才的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2020年成立校級工程管理碩士教育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負責具體實施非全日制工程管理專業項目。
中心擁有近270人的導師庫,匯集了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我校工科優勢、產業服務平臺和國際合作資源,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開展理論聯系實際的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
中心廣泛開展校企合作,量身定制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開設有針對性的專業選修課程。致力于面向國家重點行業和新興產業,“訂單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勝任力、創新能力和職業勝任力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人才。
?
三、研究方向簡介
01信息工程管理:將“數字海洋”和“智慧家電”(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等)作為培養方向和培養特色,培養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工程管理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02智能建造管理:引入AI、物聯網、DT、大數據和智能裝備等新興技術,突出交叉融合、實踐導向與創新引領。依托在智能建造與海洋工程的科研成果與國際合作平臺,培養具備全球視野、數字化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高端人才,引領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與綠色轉型。
03環境管理:將海洋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作為特色,培養在國內具有鮮明海洋特色、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04管理創新與決策:以打造國內一流的工程管理創新與決策方向為目標,夯實專業理論知識基礎并注重實踐導向,面向一、二、三產業的工程項目及其各種組織培養和塑造中高層的工程管理及組織管理創新與決策人才。
05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面向物流“降本增效”與供應鏈“高效穩定”的國家需求,圍繞國家物流樞紐布局與規劃、區域物流產業發展與升級、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系統運營與管理、以及重大工程物流系統優化等物流與供應鏈工程問題,以港口物流體系運營與航運樞紐建設研究為特色,富有實踐性與前沿性。
06材料工程管理:面向材料行業升級轉型與創新發展需求,整合材料與制造、材料工程、現代管理等多學科教研資源,通過新材料研發技術與先進制造工藝管理的緊密結合,圍繞海洋材料、新能源材料以及環境友好型材料等開展材料研究和制造技術應用與工藝管理,具有顯著特色與前沿性。
07醫藥管理:面向健康中國戰略需求,圍繞醫藥政策與法規、醫藥知識產權、藥品質量監督與管理等方向,培養能夠從事醫藥企業管理、藥品質量監督管理的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08海洋管理: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海洋資源管理拔尖人才為目標,注重與涉海管理部門和涉海行業合作,將海洋空間規劃、海域使用與環境保護、海岸帶生態修復和海岸帶綜合管理作為培養方向和培養特色,培養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海洋資源管理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09農業農村工程管理:以農業強國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和海洋強國戰略中的工程管理人才需求為導向,聚焦沿海農業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藍色糧倉”與現代漁業產業發展、海洋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等領域的工程問題,創設“工程技術+經濟管理+三農政策+實踐技能”四維課程體系,通過“理論實踐互動+數字技術賦能”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的工程思維、行業視野與管理創新能力。
?
四、招生計劃
2026年招生計劃為230人,最終以學校公布招生計劃為準。
?
五、學習方式、修業年限及學費標準
學校錄取的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采取多種形式和靈活時間在職學習,一般采用周末(2-3個周末/月)或集中授課(4天/月),就業方式為定向就業。
(一)基本修業年限為3年,最長修業年限不超過5年;
(二)學費標準為26000元/年,全程共78000元。
?
六、報名及考試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報考工程管理(代碼:125601)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并具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2)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并具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碩士或博士學位,并具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二)報考人員須在網上進行報名,并按報考點要求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1.網上報名時間為2025年10月16日-10月27日,每日9:00-22:00。考生自行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進行報名,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2.所有考生均應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
3.考試科目為199管理類綜合能力和204英語(二)。
4.202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25年12月20日。
5.復試形式:復試考試大綱、復試安排及復試錄取細則以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及中國海洋大學工程管理碩士教育中心網站公布的為準。
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我校的考生需筆試加試:工程導論和項目管理。
?
七、培養方式
依據全國專業學位教指委核心課程指南,結合學校要求和工程管理專業特色,科學設置課程體系。按照模塊方式進行設置,分為三大模塊:課程學習、實踐訓練(拓展訓練、專業講座、參觀與體驗、案例分析等)、學位授予。
(一)課程學習以工程管理學科為基礎,與相關工程學科相結合,充分反映工程管理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課程由公共課、基礎課、方向課構成,具有寬廣性、前沿性、綜合性和系統性,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二)開展專業實踐訓練。赴工程管理實踐基地進行現場研學,促進交流、拓展專業視野,提升工程管理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
(三)舉辦專業講座。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進行“百川講壇”講座,助力學生實現“能力進階-發展賦能”的成長;邀請校內各專業領域資深專家進行“智博”系列專業講座,為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前沿知識體系,拓寬跨學科學術視野。
(四)中心組織開展迎新系列活動,系統性指導、助力新生融入研究生的多彩生活,為其學習生涯奠定基礎。
(五)學位論文選題密切結合工程管理實際,體現運用工程管理及相關工程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工程項目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學位授予。完成規定的培養要求后,可獲得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學歷和工程管理碩士學位,均可在學信網查詢。
?
八、其他事項
具體報考條件、報名方式、確認流程、考試錄取等規定請以學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ouc.edu.cn/)發布的中國海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和中國海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為準。1.我校錄取的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進行在職學習,不統一安排住宿,其戶口、人事檔案不轉入我校。
2.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應在被錄取前與我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3.經考生確認的報考信息在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不予錄取。未通過或未完成學歷(學籍)審核的考生不予錄取。
4.被錄取的新生,經考生本人申請和我校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學資格,工作1至2年,再入校學習。保留入學資格期滿后,按照《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辦理入學及注冊手續。
上一篇:木有更多了
下一篇:木有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