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工程管理碩士(工程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
學費:15萬
學制:3年
方式: 周末班
廣東 廣州市
一、學校介紹
華南理工大學地處廣州,是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大學,校園分為五山校區、大學城校區和廣州國際校區。學校辦學源遠流長,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正式組建于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期,是新中國“四大工學院”之一。
如今的華南理工大學已經發展為一所以工見長,理工醫結合,管、經、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企業家的搖籃”“新能源汽車界的黃埔軍校”,同時入選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
學校1995年進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進入“985工程”行列;2016年工科領域排名躍升至全球第22位;2017年進入“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行列;2023年躋身“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150強;30個國家級、253個部省級科研平臺,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廣東高校首位;2009年以來以第一專利權人獲中國專利獎數量排名全國高校第一;34所研究生招生自主劃線高校之一。學校18個學科領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化學、農業科學、材料學、計算機科學5個學科領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學、化學2個學科領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
?
二、學院介紹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源于1982年設立的管理工程系,1992年正式組建學院。四十余年來,學院依托堅實的學科基礎與大灣區地緣優勢,持續推動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協同發展,逐步構建起涵蓋學士、碩士、博士在內的完整教育體系。學院設有7個學科系,形成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辦學格局,被譽為“華南企業家的搖籃“ ”商界精英的殿堂”,躋身全國知名精英商學院行列。
AACSB(國際高等商學院促進會)、AMBA(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兩大國際認證;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學兩個一級學科均進入國內一流行列;管理科學與工程是廣東省一級攀峰重點學科,工商管理是廣東省一級優勢重點學科;科研水平居國內前列,近五年來,獲批各類科研項目500多項,在高級別科研項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獲批國家級項目64項,獲批省部級項目接近200項;連續五次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中排名全國前10%。
三、項目概況
依托學校工科優勢,結合學院管理學科所長,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于2018年起開設工程管理碩士(MEM)項目。濃厚的工科氛圍、豐富的工程碩士(ME)項目培養經驗,使我院工程管理碩士教育形成了得天獨厚的培養優勢。
我院工程管理碩士項目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為基礎,課程內容具有寬廣性、前沿性、綜合性和系統性,注重對學生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愿景:成為華南地區工程管理高端人才的搖籃。
使命:立足華南,注重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打造“工科與文科結合,技術與管理兼備”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管理人才。
唯一:廣東省唯一“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院校“。
首批:首批“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
?
四、項目特色
工管融合 復合培養
以學校工科優勢為基礎,充分發揮管理學科所長,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致力于培養具備扎實工程技術知識和系統管理理論的 應用型人才,以滿足社會對應用型、復合型高級人才的需求。
校企聯合 實踐育人
強化行業協同,深化產教融合,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邀請企業高管、行業專家擔任講席教授、校外導師或輔講老師, 將實踐前沿引入課堂,同時大力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技術與管理結合。
1家 | 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
6家 | 院級實踐基地
6門 |“行業專家上講堂”課程
●智能制造
●精益管理
●供應鏈金融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工程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項目管理實戰與應用案例
學科共享 協同創新
通過與工商管理學院MBA、MPAcc項目的課程互通、資源共享,實現學科支撐、平臺共享及培養體系協同創新,提供多元化創新思維的培養土壤,滿足當今社會對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活動豐富 全面發展
通過講座論壇、企業參訪、聯合會及俱樂部等活動,滿足全面發展、構建綜合知識體系發展的需要,開闊視野、拓展人脈。
?
五、項目設置
招生計劃:125人。
學制學費:3年;15萬元(5萬元/5萬元/5萬元 三期支付)。
授課語言:中文。
上課時間:周六、日。
研究方向:工程項目管理、服務工程與智慧運營、物流工程與供應鏈管理、大數據與數學化轉型。
學位授予:在規定學習年限之內,修滿規定的課程學分(各方向總學分不少于38學分),成績合格,完成碩士學位論文并通過答辯,由華南理工大學頒發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符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規定者,授予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
六、師資及課程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EM匯集院內外精英學者隊伍,他們既擁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先進的教學理念,又有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同時,項目還聘請企業高管、行業專家參與授課,使MEM學生在本土化、實戰化的氛圍中獲得多維度成長。
120+擁有豐富企業管理實戰經驗的知名學者和企業導師;90%+任課教師參與過政府和企業咨詢項目;任課教師均為博士學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1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高層次人才6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2人;珠江學者10人;廣東省杰青4人;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4人ELSEVIER高被引學者4人。
公共必修課
●第一外語(英語)
●論文寫作與學術規范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自然辯證法概論
專業必修課
●工程管理概論?
●管理與組織理論
●運營與供應鏈管理? ? ?
●工程經濟學
●數據、模型與決策
專業選修課
●精益管理
●系統工程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工程
●成本管理與控制
●人因與設計
●項目融資與風險管理
●智能裝備實踐
任選課
●國際運營管理咨詢與診斷
●可持續發展與ESG實踐
●人工智能工程應用
●項目人力資源與管理溝通
●智能制造
●運作系統建模與仿真
●領導力與溝通
●項目管理實戰與應用案例? ? ? ? ? ? ? ? ? ? ?
●大數據分析
●跨專業選修課
●供應鏈金融
必修環節
●專業實踐
?
七、精品課程
可持續發展與ESG實踐
本課程緊密圍繞國家 “雙碳” 戰略與高質量發展需求,旨在培養精通工程技術與管理,并善于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理念融入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能深刻理解 ESG 對工程價值的重塑,掌握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地為具體工程實踐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為未來在工程建設、投資運營、咨詢評估等領域推動綠色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供應鏈金融
本課程以供應鏈金融流程梳理和風險控制方法介紹為主,運用于具體供應鏈金融產品情境中,課程內容包括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動因及邏輯脈絡、供應鏈金融服務產品、供應鏈金融與物流、供應鏈金融風控方法、供應鏈金融產品設計與優化開等。
數據、模型與決策
本課程通過教授數據、模型與決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讓學生根據管理中的實際問題,運用線性規劃、整數線性規劃、網絡規劃、網絡計劃技術等工具建立相應模型,掌握求解問題的計算方法,運用軟件解決管理問題。
人工智能工程應用
本課程旨在培養既通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又具備行業工程技術與管理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此類人才不僅能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與建筑業、制造業等傳統工程領域,加速其智能化轉型升級進程,還可憑借先進的人工智能分析與決策工具,為數字醫療、智慧城市等現代服務工程的科學規劃與精準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
八、精彩華園
移動課堂篇
移動課堂 篤行課堂 校友企業行
將課堂從校園延伸至企業一線,深入制造業、科技、金融、互聯網等行業標桿企業,讓學生在實地參訪和高管對話中深刻理解企業戰略與運營邏輯,進一步將課堂理論與真實商業場景無縫銜接。這種獨特的“第二課堂”,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系統思維,也為未來職業生涯積累了實戰經驗與人脈資源。
實戰講座篇
行業月主題講座 "啟明星"校外導師講座 知行論壇 財智論壇
學院精心策劃系列講座和論壇,邀請來自不同行業的資深專家與學者分享前沿動態與實戰洞見。這不僅幫助學生洞察行業趨勢、開拓商業思維,更借助校企深度互動的平臺,助力學生構建起專業領域的認知框架和資源網絡。
國際視野篇
暑假項目 學期交換/訪學項目
學院積極推進國際化建設,與劍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羅格斯大學、里昂商學院、西澳大學等全球20多所知名院校建立合作網絡。學生在多元文化環境中沉浸式學習,培養全球化商業思維和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國際舞臺積蓄更多競爭優勢。
校園生活篇
聯合會 俱樂部
MEM聯合會和多樣化的俱樂部圍繞文化、藝術、體育、公益等多個領域展開活動。這不僅讓同學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升自我管理與組織協調能力,也促進了跨班級、跨行業的深度鏈接,構筑起持久而緊密的職業人脈網絡。
?
九、學習收獲
畢業生反饋
●掌握了系統的工程管理知識體系
●提升了技術管理與決策能力
●培養了系統工程思維與創新管理能力
●強化了數字化與智能化應用能力
●拓展了行業高端人脈與資源網絡
●提升了領導力與團隊協作能力
●加速了職業發展與行業轉型
●拓寬了全球化與可持續工程視野
?
十、職業發展
?

*注:數據源自2025屆MEM畢業生滿意度調查問卷。
?
?
十一、校友網絡
歷經數十年發展,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BA/MPAcc/MEM項目已培養近萬名校友,廣泛活躍于制造、金融、IT/通信等華南支柱產業,并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中發揮重要作用。他們不僅是推動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更持續反哺母校,為在讀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持,成為項目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持久驅動力。

?
?
十二、報考條件
1. 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在2023年9月1日前獲得畢業證)。
2. 獲碩士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在2024年9月1日前獲得畢業證)。
3.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專科)畢業學歷或本科結業后,達到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在2021年9月1日前獲得畢業證)。
*如遇國家或華南理工大學相關政策調整導致上述條件變化,則以調整的政策為準。
?
十三、報名
網上報名
預報名時間:2025年10月10日-13日。
正式報名時間:2025年10月16日-27日。
每天9:00-22:00。
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進行網上報名:http://yz.chsi.com.cn(公眾網);http://yz.chsi.cn(教育網)。
具體安排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發布的通知為準。
網上確認
考生網上報名后,還須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網上確認時間及要求根據考生所選擇的報考點及報考點所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的要求執行。
?
十四、初試
2025年12月準考證打印:考生自行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
2025年12月20日管理類聯考:
1.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二代居民身份證參加聯考。
2.聯考科目: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200分)、204-英語二(100分)。
2026年2月中下旬聯考成績公布:考生在研招網或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網站自行查詢初試成績。
2026年3月上旬分數線公布:分數線及具體安排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公布為準。
?
十五、復試及錄取
2026年3月下旬入學復試:考生初試成績達到學院自劃線后,均須參加入學復試,按照各領域招生計劃,根據考生錄取總成績從高到低排序、擇優錄取。分數線及復試具體安排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公布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