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深圳大學法學院法律(法學)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
學費:9萬
學制:3年
方式: 周末班
廣東 深圳市
深圳大學1983年創辦法律系,1997年改建為法學院,著名法學家高銘暄、李澤沛、董立坤曾擔任院系領導,四十年來,為深圳和國家輸送了近萬名法律專業人才。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聚焦人才培養質量,發揮學科優勢與特色,服務全面依法治國和地方法治實踐,在涉外涉港澳法治、經濟社會法律體系、知識產權與科技法等領域奮力耕耘,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推進深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法治示范城市作出了應有貢獻。
2021年5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大學建設高水平法學院,加強法治城市建設理論和實務研究。”學院發展由此進入國家規劃層面,教育部、司法部、廣東省和深圳市高度重視,為學科發展提供了極佳的政策環境,高水平法學院建設被納入深圳市重點支持項目。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梯隊配置良好,學科布局合理,先后產生兩位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三位廣東省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學家,另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兩人、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一人,七人先后擔任中國法學會學科研究會的會長、副會長。近年來,中青年教師成長迅速,學術規劃切合國家大局,教學科研成果突出,成為學院蓬勃發展的生力軍。
學院的特色和優勢在于:
1.涉外法治融通港澳,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國際法學是廣東省重點學科,國內最早開設港澳法課程。近年法學院連續獲批三個省部級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計劃,2023年入選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培育)基地”,被評為“廣東省涉外法治建設工作表現突出集體”。2024年8月,涉外法治研究院獲批成立。本學科方向依托兩大國家級智庫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港澳及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以及其他八家省部級基地,研究成果轉化量多質優,為維護中央對港澳的全面管治權、促進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粵港澳規則銜接做出了積極貢獻。
2.經貿法治跨域交融,優化灣區營商環境。依托深圳大學創新法治研究院,以民商法和經濟法為基礎,圍繞法治城市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健全市場機制等重點新興領域系統布局,關注市場交易與監管、公司合規與投融資、反壟斷與不正當競爭、財稅治理與生態環境等法律問題,融合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全面回應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法治問題。
3.科技法治多鏈協同,培育法治創新人才。依托司法部法治大數據與智能裝備重點實驗室、深圳大學法律與科技研究院、深圳大學(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聚焦知識產權、數字治理、人工智能法治、平臺規制等前沿問題,形成科技法基礎理論、科技倫理與風險防范、科技創新的法律促進、法律科技等四大研究方向,服務深圳科技法治前沿課題,培育智慧型創新人才。
非全日制法律碩士(法學)按照一級招生一級培養模式,側重于培養適應各行業領域的需求,既具備扎實的法律基礎,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立法、司法、行政執法及法律服務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法治人才。
?
一、招生人數
2026年我校計劃面向全國招收法律碩士(法學,非全日制)研究生60人(以教育部最終下達計劃為準)。
?
二、報考條件
(一)申請推薦免試攻讀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條件請參閱《深圳大學2026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章程(含直博生)》。
(二)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具體時限由招生單位規定,下同)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須在報名網上確認截止日期前取得畢業證書);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我校招生專業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我校全日制招生專業的考生,須有國家考試機構或高校教務部門出具的所報考專業8門以上本科主干課程成績證明,并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
(4)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
5.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取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網上確認前將書面證明發送至研招辦郵箱)。
6.我校招生專業對考生的學業水平、之前在高校學習的專業等有限制性要求。考生報名前須查看《深圳大學202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內相應專業的報考要求。
注意: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含相應專業的報考條件),報考資格審查將在報名、復試及錄取階段進行,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被取消報考、復試以及錄取等資格。
?
三、報考方法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
(一)網上報名:報考2026年碩士研究生必須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以下簡稱“研招網”)進行網上報名。
1.報名時間
網上預報名及報名時間以研招網公布時間為準,所有考生均須在規定時間內參加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逾期不再補辦,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2.報名流程:
考生登錄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凡不按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在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
推薦免試生報名流程詳見《深圳大學2026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章程(含直博生)》。
3.報考點選擇
(1)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省(區、市)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區、市)的報考點。
(2)在深圳市參加初試且報考深圳大學的考生,報考點須選擇深圳大學(考點代碼:4427)。
4.注意事項
(1)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并在考生提交報名信息三天內反饋校驗結果。考生須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
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報名結束前將相關證明文件發送研招辦郵箱,否則視為放棄報考,并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在網上確認時將認證報告提交報考點核驗。
(2)現役軍人報考碩士研究生及軍隊系統的招生單位招收碩士研究生的辦法由軍隊相關部門參照《202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另行制定。
(二)網上確認
所有統考生均須在網上確認網報信息,并繳費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網上確認時間、地點及程序請考生自行查閱所選報考點公告。
深圳大學報考點網上確認相關信息將于確認前公布在深圳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
四、準考證打印(具體以研招網公布為準)
考生可于研招網公布時間內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
?
五、初試
初試由教育部組織在全國實行統一考試。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
(一)初試時間
初試時間為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其中,12月20日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論或管理類綜合能力;12月20日下午14:00—17:00,外國語;12月21日上午8:30—11:30,業務課(一)或專業基礎綜合;12月21日14:00開始,業務課(二)。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
(二)初試地點
由考生本人選定的報考點負責安排,詳見《準考證》或咨詢所選報考點。
深圳大學考點的考試地點安排以《準考證》為準。
(三)初試科目和初試科目考試大綱
初試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397]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學);[497]法碩聯考綜合(法學);
初試科目考試大綱詳見《深圳大學2026年碩士生初試科目考試大綱及復試參考書目》。
(四)初試成績發布
初試成績可登錄深圳大學研究生招生網查詢。
?
六、復試
(一)復試采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一般不低于150%,一般不高于200%。我校將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合格資格線”、各專業招生計劃和上線情況,確定我校各專業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分數線,并公布在深圳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二)復試時,我校各招生學院(部)對考生的報考資格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
(三)復試科目:[F105]專業綜合知識考核(法學院)
(四)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在復試期間必須在我校指定的醫院進行體檢。
(五)有關復試內容、時間、地點、程序及其他具體要求詳見我校于復試前公布的《深圳大學202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辦法》。
?
七、學制及學習方式
學制3年,2026年9月入學。在職學習,周六、日上課,寒暑假期休息。
?
八、畢業和學位授予
在規定年限內修滿學分,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對全部課程考試合格并通過深圳大學組織的學位論文答辯者,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后,由深圳大學頒發國家承認的研究生畢業證書并授予法律碩士學位證書。
?
九、學費及在校待遇
學費共90000元,每學年注冊時分別繳交30000元。逾期不交學費者,視為自愿放棄學習。中途退學不退學費。不提供住宿,其他校內待遇按照深圳大學相關規定執行。
上一篇:2025年深圳大學法學院法律(法學)碩士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
下一篇:木有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