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MBA《見證30年》系列專訪(四)| 蔣晶教授談人大MBA國際化發展與課程創新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時間:2020-09-07 17:57:18
早已繁花似錦的人大校園,卻因為新冠疫情未能迎來人大人的紛繁熱鬧。疫情讓我們不能相聚,但網絡兩端卻依舊連接著商院全體師生的彼此關心與惦念。
在數字化的今天,作為“最懂中國管理的一流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MBA項目在30周年之際,推出“人大商學院MBA 30周年特輯《見證30年》系列專訪”,邀請人大商學院歷屆院長、主任分享自己對MBA教育的深刻理解,探索MBA教育未來發展方向。
蔣晶教授作為人物專訪系列的第四期嘉賓,對人大商學院MBA項目的國際化成就進行了回顧,以市場營銷管理課程設計為例分享了對MBA項目的課程創新,分享了MBA項目的成功經驗,同時對人大商學院30周年殷切寄語。
一、談人大MBA項目國際化發展
人大商學院MBA項目成立30周年以來,一直跟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順應改革開放的步伐,積極推進項目的國際化進程。蔣教授說到,她有幸見證了過去十年間,人大商學院MBA項目加速國際化步伐,在國際舞臺上獲得認可。這個認可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
一是學院層面。過去10年內,人大商學院MBA先后通過了國際上兩個最權威的商學院質量認證體系EQUIS和AACSB的認證,讓人大商學院MBA以更標準的姿態呈現在國際舞臺。
二是MBA項目層面。2009年起,商學院推出了新的MBA培養理念——SAIL計劃,倡導“理念塑造、行動導向、國際視野、自主建構”,正式提出將國際視野作為重要戰略,且同年開辦IMBA班,開始招收國際學生。從2009年至今,蔣教授欣慰地說,她見證了人大商學院MBA項目在國際化進程中大步前進。在這11年間,人大商學院成為中國大陸地區首家加入全球高端管理聯盟(GNAM)的學院,與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鹿特丹管理學院、日本一橋大學等80余家海外院校開展合作,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海外交換、雙學位項目,以及與全球頂尖商學院師生共同學習交流的機會。人大商學院MBA項目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也為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中國管理人才做出了應有貢獻。
三是IMBA項目層面。蔣教授認為,無論是從招生規模和學生構成,還是從師資力量和教學,再到課程安排,IMBA項目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商學院于2009年開辦全英文MBA項目—International MBA,該項目面向全球招生,采用中外學生同堂學習的方式,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精英管理人才。從第一批招生只有20幾個學生,到2019年中英文全日制項目合并,招收60多名學生,還有國際交換生加入課堂,都顯示著IMBA項目國際化的進一步深化。IMBA項目擁有一支既熟知中國管理實踐又深諳國際管理理論前沿的國際化師資團隊,精心設計并持續改進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案例構成。在課程安排方面,IMBA學生除全英文學習環境外,在國際交換、雙學位項目、國際游學周、國際網絡課程、國際競賽的申請等諸多方面均具有優勢。
二、以市場營銷管理為例談課程創新
近幾年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經濟被越來越多地被討論,工商管理教育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市場營銷管理課程為例,無論從學術研究上還是授課內容上,都在強調利用新技術使營銷更加有效。營銷管理=客戶關系或客戶價值管理是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發展總結出來的新視角。而這種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
蔣教授指出,過去傳統的營銷更多是使用笨辦法,主要依靠信息積累。而大數據使得信息積累變得更簡單,且可對信息做深層次的分析。這使得信息積累和處理的過程更加有效,營銷人員對營銷信息的理解也更加深入,由此,大數據成為了影響營銷學科的關鍵。在學術層面,將營銷跟大數據有效地結合,已成為營銷的一個大的趨勢和方向。
然而,信息技術是把雙刃劍,帶來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傳統營銷的挑戰是有效建設良好品牌,滿足消費者各種需求,生產好的產品。而數字經濟背景下更大的挑戰則是大數據下對消費者隱私的保護問題。怎樣權衡保護隱私和做好營銷、滿足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成為一個新的難題。這對營銷人員的職業道德、職業操守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對營銷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蔣教授認為,在新形勢下,職業道德教育對于教學老師和管理人才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給學生們傳達最前沿的營銷管理概念,為了使授課內容能夠與時俱進,老師要積極參與企業實踐,加強學術研究,將兩者相結合,不斷更新教學案例,提煉最好的內容教給學生。從教學方法上,要進一步推廣案例教學、實戰模擬、翻轉課堂等多樣的教學方式,也可以邀請企業管理人員進入課堂教學。
三、談人大商學院MBA項目成功經驗
蔣教授認為,人大商學院MBA項目之所以能夠歷經30年風雨洗禮不斷發展壯大,走向成熟,主要歸功于三個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優勢。
1、 人的優勢。
成熟的教師團隊、專業的行政管理團隊和優秀的校友是人大商學院MBA項目積累的寶貴財富。教師團隊方面,既有完全本土化教師,又有海歸學歷教師,他們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不僅深諳中國管理的精髓,又能夠在教學中充分與國際接軌。行政管理團隊方面,所有行政教師均為研究生以上學歷,在項目推廣、招生、在校生管理、校友管理等方面有想法、有熱情、具備項目運營的專業水平。而在校友方面,MBA項目目前已有8000余名校友,而這些優秀校友一直在通過多種形式回饋母校,是項目三十年來積累的寶貴財富。
2、 架構的優勢。
人大商學院MBA項目經歷十幾年的探索后,在2009年提出SAIL計劃,形成了系統的培養理念架構。根據大環境的變化,近幾年也在不斷進行改良和提升。
3、對環境變化的反應速度快。
無論是在適應國際化的進程中聘請國外教授進行授課、持續推進雙學位和國際交換項目,還是創新教學實踐,推出沙盤模擬、TAP項目、PAP企業導師項目等,再到科技金融旗艦項目的推出,人大商學院MBA項目都在與時俱進,一直致力于幫助MBA學生快速適應環境變化。
四、新形勢下對人大MBA學子的期望
今年以來,受全球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受到一定沖擊,也給企業管理者帶來諸多挑戰。蔣教授指出,在這樣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下,人大MBA學子作為中國管理的中堅力量,更應該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為經濟復蘇、社會穩定貢獻力量。她飽含深情地提出了對人大MBA學子的殷切期望:
一是要堅定理想。MBA學生應該要有家國情懷,無論是對人生、對國家還是對世界,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
二是要堅持奮斗。無論日常生活還是企業管理,困難、挫折一直都存在,要在困難中前進,要求人要有堅忍不拔的信念。要沉淀、反思,堅持奮斗,要越挫越勇,才能不斷進步。
三是要有行動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作為人大學子,要Think broad, Act small, Move fast,腳踏實地,才能有所建樹。
四是要追求職業幸福。熱愛自己的職業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職業幸福感強,生活幸福感也會高。有情懷,能吃苦,有行動力,熱愛自己的職業,才能獲得職業幸福感,達到職業生涯的良性循環。
最后,在人大商學院MBA項目30周年之際,蔣晶教授殷切寄語——
“中國古話說得好,三十而立。MBA項目的三十歲如同一個人的三十歲一般美好,這既是一個不斷成長、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的過程的一個終點,也更是一段新的旅程的起點。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期,衷心祝愿人大商學院MBA 項目30歲生日快樂!同時衷心希望人大商學院MBA項目能夠:
立身—— 肩負社會責任,具有獨立思想,堅持不懈的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商業倫理、和幸福觀。
立業—— 基于人大豐厚的人文社科底蘊和深諳中國實踐的教師隊伍,不斷創新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最有前瞻性的教學項目。
立家—— 繼續建設MBA大家庭,使其成為MBA教師、學生和校友溫暖的家園和堅強的后盾,并為校友提供終身的教學服務。”
招生簡章
更多-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在職課程培訓班招生簡章5.98萬1.5年
-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方向)在職課程培訓班招生簡章3.98萬1-1.5年
- 中國人民大學—加拿大女王大學金融EMBA中外合辦招生簡章45.8萬1年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在職課程培訓班招生簡章4.5萬1.5年
- 2026年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工商管理碩士(農業產業創新EMBA)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53萬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