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毒理學專業介紹
來源:中山大學
時間:2024-02-04 09:57:00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不斷加強卓越教師培養,引導教師敬重學問、關愛學生、嚴于律己、為人師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名師名課”專欄旨在讓廣大教師開拓教書育人新思路,促進教和學的改革,追求卓越教學。
一、課程基本信息
1.課程名稱:衛生毒理學
2.課程負責人:王慶
3.課程團隊成員:韋艷宏、李道傳、邢秀梅、陳雯、何云、陳麗萍、肖勇梅、劉汝青、鐘霞麗
4.入選情況:2021年廣東省線下一流本科課程
二、課程負責人教學情況
王慶,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現任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從事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一線教學工作15年,長期擔任《衛生毒理學》課程負責人,主持教改項目10余項,參編教材6本,發表第一作者教學論文5篇,獲省級一流課程2項,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廣東省中青年教師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本科課程教學競賽一等獎”等個人教學榮譽多項。
三、課程簡介及課程特色
1.課程簡介
(1)課程內容
衛生毒理學是一門研究外源因素(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對生物系統的有害作用的應用學科。在研究外源因素對生物體的毒性反應、發生頻率和毒性作用機制的基礎上,通過定性和定量評價,預測其對人體和生態環境的危害,為確定安全限值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同學們可以了解到在環境,食品,職業生產,藥物使用過程中存在哪些有害因素,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方法評價它們的風險和如何防治。
(2)建設基礎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毒理學是國家二級重點學科,也是國內最早開設衛生毒理學課程的學院之一,張橋、莊志雄、陳雯等教授作為主審或主編長期參與規劃教材的編寫,對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有深厚的積淀。目前參與該門課程教學的教師共10位,其中有國家“杰青”,廣東省“杰青”獲得者等優秀師資力量,對課程的學科前沿有深刻認識。課程以教、學、研互相促進的方式在不斷完善,經過數十年的打磨,形成了知識基礎和科研前沿并重,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教學三關聯”理念,即:在內容設計上實現基礎知識與學科前沿相關聯,在教學效果上實現知識傳授與實踐能力相關聯、在學生學習上實現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相關聯。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實現內容和方法的立體化教學,相關教學成果榮獲 2021年中山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3)資源建設成果
2000年起,衛生毒理學教研室的教師們從參與編寫全國高等醫學院校預防醫學統一規劃教材《衛生毒理學基礎》,并完成了7次版本的修訂工作,為課程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2017年衛生毒理學建成了精品資源共享網站;2021年組織衛生毒理學課程思政案例集的撰寫;2022年正在開展衛生毒理學慕課的錄制,為課程建設提供了良好保障。
2.課程特色和影響力
衛生毒理學課程主要特點是基礎與前沿并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衛生毒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相比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其他學科來說具有涉及學科面廣,學科內容更新速度快的特點,對多數本科生來說有一定的理解難度。因此,重視學科基礎知識是本課程的重要內容,同時由于學科前沿發展迅速,新舊知識更替較快,所以必須注重學科前沿的介紹,對授課教師有較高的科研水平要求。
衛生毒理學教師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較高的科研水平,在長期的集體備課和教學討論會中,教師們群策群力,將每部分的章節都凝念出基礎知識和學科前沿進展的結合點,以及如何將艱深的理論與思政、歷史、人文、生活等方面的大量事例、案例相結合,加深學生的理論理解和實踐技能。此外,本課程拍攝了大量的衛生毒理學實驗教學視頻,達到良好的實驗實踐教學效果,其教學課件和教學視頻已與全國多所高校相關專業共享,在課程教授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廣示范作用。
上一篇: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陳少明、張偉獲2023年度世英哲學獎
下一篇:木有更多了











